IMG_3366  

在保安路吃完有名的「阿鳳浮水魚羹」及「阿龍香腸熟肉」,肚子圓鼓鼓活脫像座小山,在貪吃更多美食的趨使下,一定要想辦法消化,再懶也要稍微動一動,於是,決定沿著國華街三段慢慢散步回二段,國華街二段、三段是人氣匯集之地,商家林立,小吃櫛比鱗次,相當熱鬧。

公共運輸不方便,台南人出門習慣開車、騎車,在街道上「散步」成為奇景,友善的台南駕駛想閃行人,行人也不自覺閃車,閃來閃去的結果,行人閃進小巷子裡,在昏黃的街燈中,看到電線桿上掛著「看西街基督教會」的綠色牌子,在人潮鼎沸的水仙宮市場,很難想像有座寧靜的教堂。

這座打著唯美夜景燈的白色教堂,莊嚴素穆佇立小巷弄裡,它的美不是遙不可及,從1865年開始,這座教堂成為附近弱勢族群的避護所,默默照顧並守護街上的居民,每次看到台灣富有歷史的教堂,會不禁想起信奉天主教的阿嬤。

阿嬤成長於日據時代,家裡世代務農,在早期台灣是農業社會,村莊活動中心是「廟宇」,村裡大事是「廟會」,田梗蓋著小小土地公廟,走進一般人家,躍入眼簾是公媽桌,這樣的社會環境,阿嬤全家怎麼會走進禮拜堂,受洗成為天主教徒呢?

從小到大,阿嬤不知回答過幾百遍為什麼全家受洗成為天主教徒,小孩們想到會反覆的問,每次阿嬤仍是耐心回答。阿嬤全家之所以成為天主教徒,其實也沒有什麼神秘的原因或理由,很簡單,阿嬤的阿公有天突然上吐下瀉,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,花光全家家當,請來鎮上赤腳醫生,醫生把了把脈,搖搖頭、直坦坦的說:「準備後事。」,阿嬤的阿公不知得什麼怪病,街坊鄰居紛紛走避,阿嬤的阿嬤驚慌失措,擔心生病的尪婿,要照顧一堆年幼的小孩,走出家門,鄰居又指指點點,她絕望的躱在家裡,天天以淚洗臉。

有天,有位穿著黑袍,滿頭金髮的外國人站在門口,講著怪腔怪調的台語詢問:「聽說家裡有人生怪病?方便讓我看看嗎?」,這位外國人熱心又溫柔的口氣,趕走阿嬤的阿嬤對外國人抗拒與排斥,帶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,讓外國人醫治生病的尪婿,這位外國人天天來家裡,不僅帶來藥品、食物,也帶來一本黑色皮的書,在外國人細心的照顧下,阿嬤的阿公恢復健康。

阿嬤的阿公可以下床活蹦亂跳,立刻攜家帶眷登門感謝這位金髮外國人,在農閒時分或是逢年過節,常邀請外國人到家裡泡茶聊天,阿嬤的阿公和外國人聊到他成長的國家,聊到他如何遠渡重洋,聊到他為什麼來到台灣,當然,也聊到天主教的教義。阿嬤的阿公對這位外國和尚拜的天主很好奇,受到什麼樣神的加持?讓人無私,願意放下家鄉的好日子,跑到千里遠,捲起袖子照顧素昧平生的陌生人,什麼樣的神法力無邊?讓人不畏懼病痛,不怕別人異樣眼光,願意伸手援助需要幫助的人?

被這位外國人無私、無懼的精神感召,阿嬤的阿公漸漸接受天主,一家人也受洗成為天主教徒。阿嬤的阿公晚年臥病在床,曾三番二次叮嚀:「千萬別忘記,外籍神職人員對我們家的恩情。」。

每次,阿嬤講完這段歷史,會再三提醒:「要記得,外籍神職人員對我們家的恩情。」,阿嬤不斷交待的話也就牢記心裡,每每在街上看到外籍神職人員,不管是神父、宣教士,雖然不會與他們交談,不忘投以尊敬及感恩的目光。

IMG_3367  

經濟起飛後,台灣設有多所神學院,培養在地的神職人員,外籍神職人員越來越少,在我小三時,負責阿嬤教區的比利時神父年事已高,在屆臨退休之時,幾位教友商量,打算共同出資送老神父回比利時,神父得知教友們的用心,神情肅然的說:「來台灣50年,這裡是我的家。比利時沒有我日夜牽掛的人,但台灣有。」。這位比利時神父一生供獻台灣,最後也終老台灣。

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後,許多不同國籍、不同教派的神職人員來到台灣,除了為這塊土地的人民傳福音,他們對台灣人至情至性的照顧與關懷,更是留下許多感人的事跡,他們對於台灣的醫療與教育更是投入不少心血,他們對於這塊土地的愛,無法一一細數。

經過將近400年,他們帶給台灣的溫暖,仍持續散發著光與熱。台灣人可以不記得這些外籍神職人員的姓名,可以不記得他們的長像,可以忘記他們所代表的宗教,但是,千萬別忘記他們對台灣的恩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