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慶祝民國百年,金馬影展特別邀請20位導演,以「台灣特有」為主題,片長限5分鐘,共同創作「10+10」這部電影。由於個人主觀上極度厭惡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宣傳政績,或是為某些特定人物進行造神運動,因此,「10+10」怎麼也引不起興趣,就算不少朋友熱心推薦且讚譽有加,仍是興趣缺缺,提不起勁來看。
直到看到導演名單,有風趣的歐吉桑吳念真,個人頗為喜愛的小魏,好久不見的王童,以及絕對不會被政策牽著鼻子走的王小棣及戴立忍。於是本週末租片回家,看完後,雙眼為之一亮,自己過度主觀,差點跟一部好片擦身而過,是誰的損失呢?
20位導演在「10+10」的表現,個個精彩,片長僅有短短5分鐘,故事的主軸表達清晰,起承轉合精緻又細膩,故事雖短,導演仍將觀眾的情緒鋪陳到位,其中,對鄭有傑導演的表現,著實刮目相看。吳導、小魏及王童導演絕對是說故事的高手。吳導的故事簡單又詼諧,但永遠像一擊打在觀眾心上的重拳,會留下沒有傷口的痛。小魏則帶著揮宏的氣勢,從林慶台先生邁開大步走入威尼斯影展,讓一位『真正的勇士』登場。王童導演具有敏銳的觀察力,將台灣人的生活哲學,清楚不失真的忠實傳達。
潛規則
鄭導的「潛規則」從頭到尾不帶一句諷刺。電影劇組大隊人馬來到菜鳥場務用心找到的場景,大夥發現這個景有個「大問題」存在,而這個問題,則突顯『台灣』導演的困境,於是,導演、美術指導及副導討論著如何解決『大問題』,才能不耽誤拍攝的進度,他們提出的所有解決方式,再再觸動台灣人那條最敏感的神經,喚起觀眾心中的酸澀與無奈。
此時,無所不能的菜鳥場務不知打那找來解決問題的傢伙,正當大家因問題解決,而鬆口氣,卻看到導演嘴角微微抽慉,雙唇無法閉合,面部表情緊繃,鏡頭帶到導演正目不轉睛直視的那面牆,這一幕讓觀眾一掃剛才酸澀與無奈的情緒,狂笑不止。自己在笑完後,突然很好奇的想知道,大家狂笑的原因是什麼?是牆上寫的那二行字嗎?還是有其他的原因?
不得不大力稱讚鄭導,他利用短短5分鐘的時間,帶著觀眾的心忽上忽下,就算結局瘋狂的笑,笑完後,也難掩失落。再者,鄭導智慧高超,嘲諷功夫了得,膽量也夠,懂得雲淡風輕諷嘲給他錢拍片的人,很能抓得住觀眾的胃口,深具市場潛力。
有家小店叫永久
吳導的「有家小店叫永久」,保有吳導一貫風格,透過小人物身邊小事,勾勒母子間價值觀的差距與矛盾,差距與矛自的起因,來自於彼此的疏離,為什麼會疏離呢?答案會讓觀眾帶著淡淡的心酸。依母子間的打賭,母親贏了,可以繼續經營小小雜貨店,母親興奮亮起店門前黃色招牌燈,告示所有的鄰居:「小店又開張囉!!」,這是開心的時刻,但是,隨著鏡頭漸拉漸遠,觀眾怎麼也抺不去心頭的愁悵。
謝神
王童導演的「謝神」以獨特幽默手法,描述台灣人憨厚的性個。年屆中年的一對兄弟提著大包小包,吃力爬著山路,到達山間小到不能再小的土地公廟,哥哥虔誠將素果擺盤,為土地公及土地婆婆換上新衣,弟弟則在一旁忙著架螢幕,準備放電影酬謝神明,在一切就緒後,哥哥點了香,叫弟弟一起謝神,哥哥心誠意正口中念念有詞感謝神明,保佑他們兄弟倆中獎,中獎彩券則小心翼翼供奉在神壇上,最後,兄弟倆載上3D眼鏡,陪著神明一起觀賞電影,觀眾可能跟弟弟一樣,一路上不斷好奇的問:「阿兄,到底中多少錢呀?」,哥哥的答案一直是:「不管中多少,答應神的一定要做到。」,在哥哥起身上厠所,弟弟忍不住偷看了彩券,答案揭曉……..,這個數字真的很好笑,阿兄的回答更好笑,但是,阿兄的每句話都是台灣人的人生哲學,得到神明的恩澤,不管大小,一定要懂得感謝。
登場
魏導的「登場」由去年最具魅力的新人-林慶台先生主演。牧師阿伯在準備出席威尼斯影展前,換上西裝,穿上時尚的鞋子,在最後幾分鐘,他坐在不起眼的角落,默默以他的母語禱告,在他沉穩感謝上帝賜福聲中,鏡頭帶到他生活的點點滴滴,他是平凡的父親,是深山的獵人,是手藝精巧的木工,是擅於講道的牧師;他從南澳漁港出發,跟著小魏在台灣的深山狂奔,他扮演一位曾經真實存在的英雄,不管在人生曾經扮演什麼角色,他感謝過去的一切,謝謝所有曾在生命出現的人,也由衷的感恩滋養他長大的這片土地,他走過漫長又曲折的路,最後,他要帶著過去的經驗,家鄉支持的力量,在這場國際盛會中,為他的國家,為他的族人,為他的信仰,邁出大步,自信登場。
想當然爾,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及新聞局不免想利用「10+10」來歌頌一下民國百年,但是聰明又有創意的人知道,如何讓「10+10」超越100。
「10+10」官網: